找到相关内容2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佛教的认知科学

    俱大种因声。云何为香。谓鼻境界。好香、恶香、及所馀香。云何为味。谓舌境界。甘味、酢昧、咸味、辛味、苦味、淡味。云何为所触一分。谓身境界。除四大种馀所造触。滑性、涩性、重性、轻性、冷、饥、渴等。云何名为...

    杨新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3746768.html
  • 禅房清音

    石门,参百丈怀海禅师二十年,因缘不契。后造药山,山问:“甚处来?”曰:“百丈来。”山曰:“百丈有何言句示徒?”师曰:“寻常道:我有一句子,百味具足。”山曰:“成则咸味,淡则淡味,不咸不淡是常味。作么生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2948827.html
  • 论佛教的认识路线 ——从认知科学谈起

    大种因声、非执受大种因声、俱大种因声。云何为香。谓鼻境界。好香、恶香、及所馀香。云何为味。谓舌境界。甘味、酢昧、咸味、辛味、苦味、淡味。云何为所触一分。谓身境界。除四大种馀所造触。滑性、涩性、重性、轻...

    杨新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2851049.html
  • 《唐贤三昧集》与诗、禅的分合关系

    沉著痛快,尚不知沉著痛快中之有远神淡味,其识力仍去沧浪一尘也。”(《谈艺录》六,中华书局1984年版))。如此,则“禅”的题材虽在盛唐诗人手上得到了充分的开掘与表现(中唐直至北宋仍相延不绝),却仍然不是“诗...

    张寅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0958436.html
  • 护生与护心——《护生画集》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

    素食上。   《芦菔生儿芥有孙》画的是三棵萝卜和两颗芥菜。题诗是宋苏轼所作的《撷菜》诗:秋来霜露满东园,芦菔生儿芥有孙,我与何曾同一饱,不知何苦食鸡豚?他认为淡味素食是惜福延寿之道。人们吃饭是为了填饱...

    王振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3160366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慧日集(第一辑)

    自古以来,诸位菩萨都是闲著没事干,抓些佛性当菜,捏把无明调味,偏有那愚痴众生,专吃咸淡味,不吃菜味,误将调味料的滋味当菜味了。这好比骑车去远地看花,先是整理车子,再拼命赶路,及至目的地时,人已累了,车也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270236.html
  • 吴智和:明代僧家、文人对茶推广之贡献(1)

    好事者成「茶德颂」一篇,(注10)  与酒相抗衡。酒在茶之先,取得国人生活历史中的地位﹔茶  虽晚起,却能和酒在各阶层中匹敌。尤其在文士阶层,茶、  酒被认为是文思的泉源﹔而茶淡味甘,提神醒脑,且不及于 ...

    吴智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53471649.html
上一页123下一页